含镍废水对环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水资源和土壤的污染。含镍电镀废水主要来自于镀镍生产过程中镀槽废液和镀件漂洗水,含镍废水主要以硫酸镍为主,次磷酸钠为还原剂、柠檬酸钠为络剂,醋酸钠为缓冲剂的酸性化学镀镍废液。废镀液量少但其中镍离子浓度含量非常高,镀件漂洗水水量大,但其中镍离子浓度与废镀液相比要小很多。根据《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21900—2008)表2,允许排入水体的电镀废水中总镍质量浓度为0.5 mg/L。
在镀镍漂洗废水中,含有大量的硫酸镍和氯化镍,镍的化合物能刺激人体的精氨酶、羧化酶,引起各种炎症,伤害心肌和肝脏。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(GB8978-1996)其中关于污水中总镍的要求是小于等于1mg/l。2008年国家颁布了《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21900-2008 ),因此污水含镍标准2018年规定小于等于0.5 mg/l,其中环境敏感地区则要求小于等于0.1 mg/l。
工艺说明
分流分治处理
一类污染物车间或设备出口达标排放(GB21900-2008)表3标准
含镍废水(化学镀镍、锌镍合金)中含有络合物,将其单独收集收首先调节pH破络,破络采用强氧化剂次氯酸钠反应完成后泵入反应沉淀池,调节pH至8.5~9.0之间,生成Ni ( OH)2,并在混凝剂PAC及絮凝剂PAM的共同作用下,使沉淀物质在沉淀池中快速进行泥水分离。沉淀产生的上清液进入过渡水池,并经“砂滤+碳滤+精滤+超滤”的系统处理后进入达标排放系统,经处理后达标排放。废水沉淀系统产生的含镍污泥统一收集进入含镍污泥收集池,经污泥泵压入压滤机脱水后,干泥委外处理。
工艺流程图